上周,打假博主“赏金猎人灰烬”和“大娃”称,他们在千万粉丝网红“东北雨姐”直播间购买了红薯粉条并送检;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样品中未检出红薯成分,而检出了木薯成分。9月20日,他们与“东北雨姐”团队发生了言语和肢体冲突。
具体的冲突经过,双方各执一词;不过对于众多购买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东北雨姐”直播间售卖的红薯粉条到底有没有问题。
对于粉条的成分,打假博主提供的报告、生产厂商的说法、产品配料表各有不同。
凤凰网科技的电话访问中,粉条的生产商回应说掺了木薯淀粉,但不可能没红薯淀粉。
且不说生产商的说法与博主出示的报告不一致, 就算真如厂家所说, 是红薯掺木薯淀粉,就没事吗?
添加了木薯淀粉而不在配料表中标注,涉及掺假、欺诈,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项法律。
根据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规定,食品配料都应在配料表中按添加量降序排列标明。有在配料表中不用标明的成分(如下)。但是此次案例里的木薯淀粉并不包括在其中。
1. 食品添加剂含有的辅料不在终产品中发挥功能作用时,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例:饮料中食用香精含有的溶剂。
2. 加工助剂:为辅助加工使用,在成品中没有或只有极少量残留。例:作为过滤助剂的硅藻土。
3. 在终产品中已经失去活力的酶制剂。例:在面包面团中添加的酶制剂,烘焙后会失活。
该粉条的生产商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中说:“我今天看到了(新闻),那玩意不现实,能检测木薯和红薯,还能分得清?”
其实,检验手段并不复杂,就是高中生物学过的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看到这个地方,高中的朋友们可能汗流浃背了。别慌,果壳不考。)
不管是红薯还是木薯原料,做成粉条后,它们的DNA(片段)也都还会残留在粉条里,且二者基因特征不同。
如果要检测是否含红薯,需要准备会跟红薯特征片段相结合的“引物”;引物会结合红薯DNA,通过PCR大量复制,直到被检测出来。
如果一个样品中不含红薯,红薯检测的引物就找不到目标DNA,在PCR中也就不会有DNA被复制了。
PCR检测技术很灵敏,即使样品中只含有百分之零点几的目标成分,也可以检测出来。对于粉条或熟食这样煮熟过的样本也可以拿捏。
不过它也有缺点,就是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目标DNA,红薯、木薯的检测是要分开进行的。PCR在植物源、动物源检测中通常也只用于定性而非定量,检测报告就是检出/未检出,而不是具体的含量。
大家可能还能回想起,不少新闻揭露火锅、烤串用鸭肉冒充牛羊肉。检测肉制品的动物源也是使用PCR检测技术。
去年九月,巴奴集团旗下的超岛火锅被曝光门店使用的高钙羊肉卷检出鸭肉成分。巴奴集团将门店样品送检,检测结果证实了羊肉卷含有鸭肉。北京市朝阳区市监局对其处以罚款42万元,没收违法来得到的2万元。
其实,用木薯粉条冒充红薯粉条的造假事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了。早在2022年的315晚会上,央视就曝光了禹州多家粉条生产厂商用木薯淀粉加少量玉米淀粉制作“红薯粉条”。只是那一届晚会还有更离谱的“土坑酸菜”,所以大家的印象可能不深。
当时央视报道,木薯淀粉的价格为每斤不到2元,红薯淀粉的价格每斤大约4元,价格相差一倍还多。
我们生活中或许很少直接吃木薯,但木薯淀粉很多见: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就是以木薯淀粉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有些朋友看到生木薯有毒,担心木薯粉条是不是毒粉条。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在制作木薯淀粉的过程中,浸泡、加热、风干等多道工序已经去除了木薯中的毒素。在营养方面,木薯粉条和红薯粉条虽然在口感上略有不同,但都是以淀粉为主的食品,营养价值很接近。
“网红”名气,并不能作为产品质量的背书。一个人拿着一件产品滔滔不绝地讲上好几分钟,并不代表他们对产品有了解和把关。不少网红团队建立仓促,少有审核商品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干脆就故意打擦边球,三只羊的“香港美诚月饼“事件犹在眼前。
沃尔玛、盒马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相对来说更加靠谱。他们有专门的团队或与第三方合作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检验,审核内容有供应商证照、商品检测报告、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等,“翻车”的概率比某些网红团队小得多。
话说回来,商品质量把关,并不能百分百依赖销售链条上的审核,更不能靠消费者的一双慧眼。生产厂商遵纪守法、有关部门严格监督,同样是重中之重。